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|
|
| 微量元素检测新技术 - 医学检验 | |
| 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:2017/12/14 16:20:15 文章录入:杜斌 责任编辑:杜斌 | |
|
|
|
微量元素与健康
华医网项目学习
1、下列不属于必需微量元素的是(C ) 2、微量元素指含量占人体总重量(A )以下的元素 3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B ) 4、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不包括(B ) 5、铁和(C ),在机体内具有生理协同作用 6、(A )与镉之间为拮抗作用,它的存在可以减弱镉的毒性 7、下列不属于有害微量元素的是(C ) 8、微量元素的特点是(D ) 9、钙属于下列哪种元素(B ) 10、哪项不是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(D ) 微量元素检测的样品采集及前处理方法1、硝酸、硫酸、高氯酸盐三种酸,氧化能力最强的是(B ) 2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时,对避免产生误差的措施的认识,错误的是(D ) 3、下列哪项不是干灰化法的缺点(A ) 4、下列哪项不是微波消解法的特点(A ) 5、统一采集头发的部位为后枕部,近头皮(C )cm的发段 6、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时,为了避免产生误差,将样本浸泡在(D )硝酸24小时 7、洗涤毛发方法是将毛发置于100ml烧杯中,加5%中性洗涤剂40ml,浸泡(C ),期间搅动,弃去洗涤液,用蒸馏水洗涤数次,自然晾干 8、干灰化法沸点高容易挥发损失,下列哪些元素不适合使用本法(B ) 9、尿样采集后,若不能立即测定,应加入防腐剂或硝酸放于冰箱保存,常用的防腐剂有(C ) 10、敞口消化法是在凯氏烧瓶中加入样品和消化液,将瓶倾斜呈约(B )度,用电炉或电热板加热,直至消化完全为止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微量元素检测中的应用 1、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电子激发态是最容易发生的,因此(D )是元素的最灵敏线 2、下列哪项不是分光系统的主要元件(C ) 3、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缺点是(A ) 4、下列哪项属于雾化器的作用(C ) 5、石墨炉原子化器是将石墨管作为一个电阻,在通电使温度可达到(B )℃,使待测元素原子化 6、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样品用量小,火焰原子吸收法进样量为(A )mL/min 7、(C )适合于原子化温度小于2000℃的元素的分析,如银、铬、铅等元素 8、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参数,用英文字r来表示,r越接近(D ),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好 9、平台石墨管适用于原子化温度小于或等于(C )的元素分析 10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不包括(B ) 原子荧光光谱法介绍 1、受激发的另一种原子与待测原子碰撞时,把激发能传递给待测原子使其激发,再以辐射形式去激发所发射的荧光,称为(B ) 2、原子荧光的分类不包括下列哪项(D ) 3、在公式If=Φa×I0×A×K0×L×N中,K0为(C ) 4、下列对激光光源的认识,错误的是(A ) 5、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(C ),取样量小,操作简单,灵敏度高,机体干扰少 6、非共振荧光不包括下列哪项(D ) 7、下列哪项不属于非色散型原子荧光光谱仪的主要部件(D ) 8、荧光猝灭程度与原子化气氛有关,(A )气氛中荧光猝灭程度最小 9、下列对于原子荧光光谱法的优点的认识,错误的是(B ) 10、(D )适合于复杂样品的多元素分析,尤其对难溶元素的原子化更为有利 微量元素分析技术新进展 1、通常用(C )形成等离子体 2、以下元素中,不可以用ICP-AES方法分析的是(C ) 3、首次发表ICP-MS联用技术的工作是在(A )年 4、ICP-AES光谱仪ICP光源的作用是(C ) 5、周期表中可以用ICP-MS分析的元素不包括(A ) 6、以下关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描述正确的是(A ) 7、ICP-AES仪器用的是(A ) 8、(A )年,(A )首次发现高频感应放电现象 9、以下对罗马金公式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(C ) 10、形成稳定的ICP炬焰的条件中,石英炬管的作用是(B ) D、雾化样品 |
|
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|